3044am永利是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地处河北省石家庄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由南北两个校区组成,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学校前身为1958年建立的河北省石家庄专区师范学院。1977年以来,先后在藁城、正定、获鹿牛山办学。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校名为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1983年迁入石家庄市北郊滹沱河畔校区。1996年3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与石家庄地区教育学院、石家庄市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新的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升格为3044am永利。建校六十六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了15万余名各类专业人才。
学校占地1221亩,建筑面积44.1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67亿元,图书馆藏书142万册,电子图书416万册。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7842人,与河北师范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196人。设有教学机构18个,本科专业74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学校现有教职工1392人,其中专任教师1066人,高级职称教师544人,博士342人,双师双能型教师518人,校外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88人。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际田联一级裁判员、河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河北省管优秀专家、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河北省教学名师、省市级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市拔尖人才等一大批杰出师资人才,柔性引进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受聘为学校学术委员会终身名誉主任。
学校坚定不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持续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旗帜鲜明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管党治党、办学治校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党委领导班子在省委年度考核中连续7年考核优秀,8个党组织获批全国、全省先进,多名党员教师被评为“感动河北”十大人物、全省岗位学雷锋标兵、“感动省城”十大人物候选人等。学校被评为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河北省宣传文化系统先进集体、河北省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河北省教育系统志愿服务先进单位等。校工会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
学校坚定不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学校深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批河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集体备课中心,思政课改革成果获河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思政教师获全国思政课比赛三等奖、河北省思政课比赛一等奖等荣誉,1个项目获批河北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5门课程被确定为河北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师团队入选河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学生中涌现出一批优秀典型,包括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入围候选人、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获得者、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获得者等,教育关爱服务团被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国示范性团队,外国语学院“繁星”宣讲团入选全国大学生志愿宣讲团。学校持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构建形成以教师教育为基,理工文管法艺融合交叉,信息医药机电传媒商旅地环优势汇聚、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9个、省级应用型转型示范专业2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4个、省级本科教育创新高地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7个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拥有河北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8个、河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河北省高等学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1个,省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5门。学校建有创新创业学院,创业孵化园获批河北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园,学生荣获全国第二届大学生就业创业典型人物。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等省级以上比赛中,学校学生屡获佳绩。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位居省内本科高校前列,毕业生荣获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学校荣获“河北省2024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典型案例”高校,就业工作得到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教育部、教育厅的高度肯定。
学校坚定不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升科研创新应用能力。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办学定位,立足石家庄、面向河北省、辐射京津冀,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紧密对接石家庄市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与华为、腾讯共建华为ICT学院、腾讯AIGC产业基地,建成北方地区本科层次最大的AI大模型数据服务产业基地,石家庄新一代电子信息实训中心落户学校,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生物医药现代产业学院获批河北省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建成教育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创新基地、河北省物联网感知智能与应用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会等26个省级高水平科研平台,建成省会建设发展研究院(数字经济研究院),178名教师获批省级科技特派员,建有4个省市级科技特派团,其中数字医疗技术创新团队获批石家庄市专精特新“小巨人”科技特派团,被评为石家庄市模范科技特派团,被中央电视台采访报道。学校作为全省唯一一所有独立展位的高校,亮相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坚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正定县、赞皇县、高邑县等22个县市区以及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石家庄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等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牵头成立河北省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研究联盟,与天津科技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共建京津冀生物医药现代产业学院联盟,全方位推进校地共融共赢;中国教育技术学会师范院校专业委员会、河北省儿童心理教育学会挂靠学校;举办中国秦汉史暨石家庄区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弘扬石家庄红色文化,助力省会经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等,出版完成多卷本《石家庄文化通史》,积极助力石家庄城市文化品牌提升和城市人文精神弘扬。近年来,学校持续扩大高质量成果产出规模,承担科研项目156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6项,省级项目105项,企业委托项目648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9项。科研经费引进大幅提升,2024年达到5130万元,较2018年增长9.5倍。累计发表论文1683篇,其中SCI、EI、ISTP收录423篇,中文核心期刊414篇;获得专利授权139项;出版著作(教材)128部。
学校坚定不移打造开放办学新格局,大力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学校建有国际交流学院(纽乐国际学院)和乐达国际艺术学院,招收来华留学生。先后与17个国家和地区的63所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加入欧盟伊拉斯谟项目计划,是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应用型高校国际交流分会理事单位。成功举办“我和我的祖国”中美青年艺术交流活动和专场音乐会、“艺术教育及新媒体技术展望”国际研讨会、“知行河北 文明互鉴+”系列中美人文交流活动、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摄影巡展、《康熙与路易十四》影片展映及学术交流会等中外人文交流活动,成为意大利Ottavio Ziino国际歌剧比赛中国赛区唯一承办单位。与美国国际科技大学、韩国又石大学、马来西亚南方大学学院共建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意大利两所知名艺术院校共建研究生教育中心,与韩国又石大学联合举办制药工程专业合作办学项目、与意大利帕多瓦“契萨莱•坡里尼”音乐学院联合举办音乐学专业合作办学项目。河北省生物制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和绿色农用生物制剂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被认定为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合作,建成外国院士工作站,学校获批河北省国际教育交流先进集体。
学校是教育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首批试点院校、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批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试点单位、河北省首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示范学校、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河北省重点培育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石家庄市文明单位、石家庄市最具影响力城市品牌、石家庄京津冀产学研联盟会员单位等。河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大力支持省会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大力支持石家庄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支持石家庄市积极争取3044am永利硕士学位授予权。”
站在学校二次创业新征程上,校党委审时度势,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强省会建设难得历史性发展机遇,旗帜鲜明提出“1396”发展战略,即“贯穿一条主线、着眼三个全面、实施九项工程、打造六大场景”。其中,“1”指的是贯穿以一流党建引领和保障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主线,“3”指的是着眼全面提升综合办学实力、全面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全面增强服务省会建设能力,“9”指的是实施党建领航铸魂、学科专业调整优化、青年人才培塑、学生综合素养提升、重大科研成果培育、产学研用融合发展、国际化办学提质增效、校园品质蝶变跃升、治理效能提档升级等九项工程,“6”指的是打造奋进石院、开放石院、文化石院、数智石院、平安石院、美丽石院等六大场景。学校将通过坚定不移实施“1396”发展战略,顺势发展、借力发展、特色发展,有力有序实现新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奋力谱写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新篇章。
(数据截至2025年2月)